×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鼎城区:红薯粉变成致富“金条”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5-27 07:4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杨荣国 卜雯昕

“走,今天早点到老李那里买点红薯粉,搞迟了就卖完了。”5月17日9时许,鼎城区草坪镇教门冲村不少村民一大早就相约一道去李有才家的加工厂购买新鲜出炉的红薯粉。

李有才是鼎城区草坪镇教门冲村村民,今年55岁的他和妻子辛勤劳作,日子过得朴实而平静。2015年底,李有才被查出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了治病,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花光了家中多年的积蓄,还欠下了高额的外债。

“生病期间,我只能每天看着老婆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劳作,自己却无能为力。当时孩子正在读书,一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我感觉天都要塌了。搭帮现在政策好,我们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生活还是有了保障。”李有才一脸心疼地看着妻子刘丽红说。

时间来到2017年,李有才一家终于迎来了希望,当年,驻村工作队来到教门冲村,进行驻村扶贫帮扶。工作队了解到李有才一家的困难后,当即争取了3000元危房改造资金,将他家的房屋进行了维修改造,并向民政部门争取了临时救助。

在一次走访闲聊中,工作队队员刘三中发现刘丽红来自益阳市安化县,从小吃妈妈手工做的红薯粉长大,熟悉手工红薯粉的制作过程,便鼓励她在家制作纯手工红薯粉,用自己的手艺帮助家庭走出困境。

“销路在哪?能赚钱吗?”李有才起初很犹豫。刘三中立即用行动打消了他的顾虑,他积极地联系附近的农家乐,帮忙代卖红薯粉。不出几天,订单来了,“才哥手工红薯粉”的名气传开了。刚刚开始,李有才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红薯粉生产量不多。看到自己生产的手工红薯粉如此受欢迎,李有才又赶紧加大了生产量,结果仍然供不应求。“红薯粉变成致富‘金条’,现在他们家依靠手工红薯粉,每年都有了1万多元的收入呢!”刘三中开心地说。

尝到了甜头,李有才下定决心开始创业。2020年开春,他承包了10亩山地全部种上了红薯,并利用自家山林优势养殖了300多只土鸡、鸭、鹅,并购买了全新的红薯粉加工设备,为扩大生产规模做好了充分准备。

2021年,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进驻教门冲村,工作队队长黄用文为李有才争取到5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用于加大生产规模。工作队队员们看到李有才的红薯粉味道好、质量放心,纷纷化身“义务推销员”,在各种微信群、社交平台上进行推广宣传,成功将李有才家的红薯粉带出了教门冲村。

“我们家的红薯粉没有添加任何东西,红薯是自己种的,红薯粉是自己手工做的,黄队长每次一买就是几十斤,今年已经买了300多斤了!”李有才一边制作红薯粉,一边和前来购买红薯粉的村民拉着家常。

2022年底,李有才一家年收入超过8万元,笼罩在他家头上的阴霾烟消云散。“有了规模,我想发动周边邻居一起栽种红薯,我负责收购,一心一意搞加工。今后我还准备搞直播带货呢!”李有才若有所思地说。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陈丽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