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三坚持”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这几天村里都忙着耕地整治,50多亩基本农田已整治到位,3月底前的目标是100亩以上。”3月24日,在桃源县理公港镇交界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望着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的挖掘机,村干部信心满满地说。
桃源是粮食生产大县,去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77.9万亩、总产量74万吨,面积和产量实现全省“双第一”,获评“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今年,该县紧紧围绕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总目标,全力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8.7万亩、总产量达到74.3万吨,继续稳住全省“双第一”的位置,切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为确保目标实现,该县坚持高位推动,压实生产责任。县里明确县乡村三级主要负责人牵头抓粮食生产工作,将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到农户、到丘块。全县大力实施“151”办点示范行动,即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副县长分别领办10000亩示范片,8个双季稻主产乡镇(街道)联系县级领导分别领办5000亩示范片,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领办1000亩示范片。目前,全县创建双季稻万亩示范片4个、5000亩示范片8个、千亩示范片63个、百亩示范片207个,示范总面积达16.5万余亩。
该县坚持集约高效,提高生产水平。首先推行技术服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机耕、机播、机插、机收、飞防植保、稻谷烘干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其次推广标准生产,按照“五统一”模式推进水稻标准化生产。再次推动规模经营,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种植。今年计划每个乡镇(街道)新增100亩以上种粮大户1家以上,重点提质培优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100家,适度规模流转面积达到65万亩以上。
该县坚持强化保障,夯实生产基础。县里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12.2万亩以上,并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排查,牢牢守住144万亩耕地红线。全县积极与农资公司对接,加强春耕物资储备,抢抓季节翻耕育秧,2.08万亩秧田已全部翻耕待播,已播种秧田1万亩,翻耕大田37.2万亩,大田翻耕率达65%以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