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创新举措稳就业
今年6月,武陵区设立的上海·武陵飞地孵化器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孵化器已建立1个博士专家库,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5家科技型企业和团队及1个博士工作站首批入驻,另外有8家企业正在审核中。这是该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创新举措促就业保民生的生动体现。
该孵化器是以扶持人工智能+、区块链+、跨境电商+、文化创意+、民用通航+等服务业为主的科技型孵化器。武陵区通过异地孵化的形式,在上海建立起了一个武陵区人才引进及企业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引进优质异地企业的平台。入驻企业在上海经营办公,在武陵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与纳税。飞地孵化器可有效利用两地资源,促使上海和武陵区两地人才、资本、技术、市场、供应链等资源的双向流通和资源共享,通过上海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武陵区的创新创业和就业。
今年来,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武陵区不断创新举措,强化就业政策供给,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始终把就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努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一方面通过“春风送暖”“免、减、缓、返、补”等多项暖企行动,打通和完善区内企业上下游生态链,稳定企业发展、稳住就业存量。疫情发生以来,该区落实中小微企业免征、大型企业减征、困难企业缓交社会保险费的阶段性政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为区属1800余家单位免、减费用共计8700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加大,已为42家受惠参保单位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2.22万元,涉及稳岗人数2265人。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向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97万元,带动吸纳就业人员600余人。
另一方面在扩宽就业渠道、保障就业重点、稳定就业存量、加大就业增量、兜牢就业底线上多点发力。通过“一园一器一条街一大赛”拓宽就业空间,打造了常德58众创一条街,新增就业岗位近400个。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了武陵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以及十余场线上线下系列专题招聘活动,提供了11380个工作岗位。
据统计,1月至9月,该区新增城镇就业654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3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就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该区还针对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重点开发129个扶贫公益性岗位。目前,有就业能力的贫困户1430人已基本实现就业。
(责任编辑:晏紫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