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沃野美如画 鼎城好“丰”景——2024年鼎城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走笔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12-25 11:51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刘清 梁皓 杨柠瑾

田畴织锦绣,沃野展风姿。今年的鼎城区无疑获得了比以往更高的关注度。

今年3月19日,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鼎城区,考察了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令鼎城人民欢欣鼓舞。这份激动与喜悦,至今仍然弥漫在鼎城的田畴间。

冬至时节,鼎城区的田野里依然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在这片广袤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生机与活力,每一颗种子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兴技术 科技驱动智慧农业腾飞

11月28日,在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团的记者们不断向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抛出问题。眼前这片农田即将进行智慧化改造,明年再来,想必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后,智慧灌溉系统升级改造、智能物联网设备布设等项目将陆续跟上,数字化、智能化操作将贯穿种田的全过程。比如,数字化改造时将为每块田布设智能闸门,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灌排提醒、远程控制和自动灌排。

“明年种粮,卫星都能派上用场。”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昌贵高兴地对记者们说。不远处的空地上,港中坪村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已经启动。今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将通过农事服务中心被推广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既有利于开展合作,集中力量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节本增效,增加种粮综合收益。

无人驾驶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让效率加倍,手机、遥控器变成了“新农具”……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鼎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天地。

一直以来,鼎城区十分注重通过融合资源、搭建平台,与科研院校开展紧密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近年来,鼎城区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组建院士工作站,推广“五统一、两利用”技术模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利用田埂种植大豆、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全区粮油作物主导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配套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0%。鼎城区因此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

此外,鼎城区建设了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88%,各环节农机保有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获评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目前,鼎城区共有农业机械12.56万台(套),农机总动力91万千瓦。下阶段,鼎城区将在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应用链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现场培训、优机优补等举措,把智慧农机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确保粮食生产的高效、安全与稳定。

促融合 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的鼎城,又是一个丰收年。

金秋十月,风吹稻浪,稻谷飘香,美不胜收;果园中,猕猴桃、橙子挂满枝头,色彩斑斓,香气扑鼻,令人垂涎;蔬菜大棚里,各类蔬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10月24日下午1时许,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传来阵阵农机轰鸣声。种粮大户戴宏和他的父亲分别驾驶着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在机械的助力下,割穗、脱粒、稻谷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

数据显示,鼎城区今年晚稻种植面积达63.08万亩,其中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晚稻种植面积达11080亩。

鼎城区聚焦粮、油、果、蔬、养等“一主四辅”优势产业,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今年鼎城区粮食种植面积达152.53万亩,油菜种植面积达65.4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0.03万亩,棉花种植面积达11.81万亩,前三季度生猪出栏47.43万头。全区双季稻种植面积、产量稳居全省前列。

自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以来,鼎城区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办点示范“1511”工程,创建100亩以上示范片323个,示范复种面积31万亩。2023年,鼎城区实现粮食加工产值96.6亿元,水稻全产业链总产值119.38亿元。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鼎城区科学规划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休闲、服务等功能板块,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形成产加销、农工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区有注册农民合作社1013家,进入国家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有3927家,种养面积超过30亩的大户有6775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18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4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10家、市级33家,省级以上星级农庄11家。

自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港中坪村考察以来,前往港中坪片区研学、旅游、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鼎城区委区政府抢抓这一发展机遇,将农文旅融合作为全区重点产业进行打造。“做梦都想不到,我们这里还成了景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村部附近,农家乐老板刘桂英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乐呵呵地说,“今年生意确实好,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有10桌以上的客人来吃饭。”十美堂镇油菜花海如今已是全省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花开时节,市民游客徜徉其中,尽享春日好时光。鼎城区以花为“媒”,连续举办了九届油菜花节,累计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并成功承办了2022年全省第三届油菜花节主会场活动。

草坪稻作源民俗文化村将农、文、旅巧妙融合,推出了犁田、插秧、踩水、割稻、脱粒、垂钓、榨油、推磨、种植、采摘等农事体验活动,还打造了孔雀园、农耕博物馆、农民诗墙、水车等景点,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教育、农耕体验、研学实践、会务会展于一体的新兴景区。

筑品牌 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来,各位记者,尝尝我们的玉针香大米……”

11月28日晚上,“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团的记者们在谢家铺镇吃工作餐,镇政府负责人向记者们推销起当地的大米。

玉针香大米粒型白如玉、长如针,号称“三颗寸”,是国内最受欢迎的高端优质稻米品种之一。为进一步提高优质稻产品知名度,谢家铺镇特地打造了1000亩玉针香大米种植基地。“这种米品质高、口感好,目前每斤大米能卖到十多元。”该负责人十分自豪。

近年来,鼎城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持续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了“常德香米”“鼎城茶油”“河洲甲鱼”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农业品牌,鼎城区农业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一批特色农产品走出鼎城、迈向全国,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品牌赋能,方能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鼎城区坚持发展绿色生产,健全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让产品在市场中有竞争力,让消费者能够辨识和放心。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在持续不断完善,全区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综合合格率达99.68%,鼎城区也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目前,鼎城区培育了“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出湘出海。弘富源蔬菜远销韩国、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河洲甲鱼荣获广州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十美堂镇同兴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石公桥镇李家桥村猕猴桃种植基地成为市民休闲、采摘的好去处。

农业品牌越叫越响,让卖粮越来越简单。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村民种出来的稻谷质量好、品质优,经常被抢着收购。本地龙头企业、合作社依托“常德香米”这个区域公用品牌,注册“花稻”“印心香米”等稻米商标,有8个稻米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鼎城区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的生动实践。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业产业繁花似锦,鼎城区也必将交出一份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素质高、农民收入高的亮丽答卷。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