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铺3人“村医团”奋战一线
一个眼睛肿了整个春节,一个骑着摩托车随叫随到,还有一个自制清热解毒茶免费发放,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场上,鼎城区谢家铺镇的3名村医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与新中国同龄的徐望国,71岁;从事村医工作40多年的胡运秋,67岁;第一时间加入村疫情防控队伍的余永红,43岁,正是这个加起来181岁的3人“村医”团,被当地村民称为最美“村医”。
徐望国是葛藤桥村的乡村医生,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在村里看病数十年,他对每家每户的健康情况熟稔于心,还向村民承诺:“只要大家还需要我一天,我就一天不退休。”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徐望国毅然主动到村里报到,奔走在第一线。1月23日夜里下着雨,天黑路滑,徐老从村民家中测量体温出来时不慎摔了一跤,摔肿了眼睛,没来得及处理便匆匆赶去下一家。直到现在,他还肿着眼睛依然坚持每天两次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
从事村医工作40多年的胡运秋是金陵桥村人,不论严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村民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他曾两次中风,在住院期间仍然放心不下全村人看病的事,没等身体完全恢复,就继续出诊。
“我虽没年轻时利索,但这村里每一户村民的住所我都知道,哪里拐个弯,哪里有个坑,我闭上眼睛都知道,太熟悉了。”在疫情防控期间,胡运秋每天都骑摩托车走村路,坚持每天对湖北返乡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测量。由于采用的是老式的水银温度计,他每天必须消毒数次,也从不嫌烦。
余永红是鹿角坪村的乡村医生,在电视上得知疫情形势严峻后,他十分忧心:农村过年返乡人口多,聚集起来怎么办?能不能跟他们普及下防控知识,劝说他们不要聚餐走亲戚。
他第一时间加入到村疫情防控队伍中,通过电话核实湖北返乡人员名单,对相关人员进行每天两次体温检测,并及时上报摸排数据,反复宣传预防措施,耐心提醒村民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之中,余永红还为村干部和附近村民免费配制清热解毒茶,他说:“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我义不容辞。疫情面前,我只想尽自己一份力,希望村民平安,家乡平安!”
(责任编辑:孙佳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