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旅游安全体系 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深入推进平安景区建设小记
今年以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以大安全大应急改革为契机,聚焦安全体系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推进“一三五”旅游安全治理模式,即一张清单、三防到位、“五过筛子”,着力打造机制共建、力量共融、安全共享的安全应急体系,牢牢守住旅游安全底线,助推桃花源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接待游客351.69万人次,同比增长39.06%,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未接到重大旅游投诉,无重大舆情事件发生。核心景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平安景区”创建示范单位和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今年5月成功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一张清单,让安全责任“零缺位”
该区科学制定全区旅游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清单,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安全应急工作内容、执行标准、完成时序等,严格落实目标考核、隐患督办、述职报告、警示约谈、事故问责五项措施,不断压紧压实责任链条,确保旅游安全工作全面抓紧抓实。
全区重点围绕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定期抽查检查,引入奖惩积分制度,纳入企业年度绩效考核,努力实现企业主体责任“零缺位”。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桃花源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在行业部门引导下,在景区内设置9个党员先锋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安全引导、隐患排查等活动,以5分钟旅游安全服务圈,实现核心景区安全防范全覆盖,得到广大游客一致好评。
三防到位,让安全管理“无死角”
该区坚持以提升安全应急救援能力为目标,确保人防、物防、技防全面到位,不断推动旅游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获评应急能力建设达标区和防震减灾综合示范区。一是应急处置3分钟必达。坚持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突破,坚定夯实人防基础,创新成立桃花源旅游警察大队,搭配专业的安全应急队伍,紧盯景区人流、车流的实时变化,坚持全天候开展巡查值守、应急处突,实现快速反应,确保旅游安全。二是储备价值近千万元的物资。统筹应急救援、物资储备、防灾减灾等资源,建立应急物资仓库,强化仓库管理,现有应急物资储备仓库20个、消防站点19个、医疗救助点19个、应急避难场所19个,共购置储备各类物资价值近千万元。三是突发状况7秒内预警。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建立技防优势,通过对接110、119、应急值守专线,整合景区范围内1050个高清监控摄像头,融合多个部门信息系统,完成组建大数据应急指挥中心,对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进行三维地图建模,形成旅游实况“热力图”,实现烟雾明火、安全事故等突发状况7秒内AI自动预警,旅游安全调度处置一网统管,安全应急事件处置时间缩减50%以上。
“五过筛子”,让安全隐患“无盲点”
该区探索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五过筛子”机制,推行企业常态查、员工日常查、领导随机查、部门交叉查、专家定期查,不断强化大检查、大起底、大整治力度。
全区重点文旅企业均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专班,安排专人常态化查问题找隐患,实现人人、处处、时时抓安全。管理区、管委会领导坚持高频次高密度对重要时段、重点区域旅游安全工作进行抽查,区直各行业部门坚持靠前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各部门之间检查区域和领域形成相互交叉重叠,并聘请第三方专家定期开展“体检式”查问题找隐患,确保不留问题隐患。
今年以来,该区通过整合多方力量资源“五过筛子”,旅游安全风险排查效率提高80%,共排查整治隐患56处。针对《桃花源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水面夜间乘船观演的特殊情况,区安委会积极推进河道安全疏浚、船只安全排查、日常隐患整改等工作,并组织部门单位和企业,每月采取随机人员、随机时间、随机跟船的方式,实地检查演出旅游安全,发现隐患即时整改。截至目前,《桃花源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累计接待游客22.89万人次,同比增长6.71%,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今年10月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