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智谋发展 砥砺奋进新征程 ——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武陵代表团
发挥中心城区优势 把握高铁时代机遇
常德日报记者 孙玮怿
连日来,武陵代表团的代表们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主题鲜明、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武陵区作为中心城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当“领头羊”,为推进常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康少中代表表示,武陵区将立足中心城区定位、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把握高铁时代机遇,围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营商环境、生态文明、作风建设等工作交出新答卷,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武陵担当。他说,武陵区将积极抢抓“五好”园区建设政策机遇,强力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和常德智慧产业园升级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并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寻健代表谈到,武陵区要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担当中心城区使命,在高质量发展中始终坚持全市领跑、全省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他建议,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支持武陵区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支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伍凌代表围绕基层治理提出建议:要做到党建引领,进一步激发小区治理的效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动员先行,进一步凝聚共治共建的合力,用常态长效的志愿服务,让文明城市更有温度。要坚持以服务为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实现管理由精细向精致转变。
向莉代表认为,要通过媒体宣传报道,积极表彰为常德发展作出贡献的外来引进人才,提升引进人才的荣誉感、归属感,并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奖励制度。
鼎城代表团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贡献力量
常德日报记者 孙玮怿
连日来,鼎城代表团的代表们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常德发展实际,求真务实,鼓舞人心,思路开阔,催人奋进。代表们表示,鼎城区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中体现担当与作为、贡献智慧与力量。
陈远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开阔、思路清晰,令人信心倍增的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他希望,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对鼎城区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常德高新区的支持力度。
杨学平代表表示,园区是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常德高新区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在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坚定了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他建议,要解放思想,提升干部服务经济工作的能力;要包容发展,让容错纠错机制落到实处;要大力增强常德高新区在产城融合、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匹配。
陈燕、马乾鹰、郭俊兰等代表就乡村振兴提出建议。他们认为,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要落实乡村文化政策,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发展内涵;要积极探索农村公共设施管理机制,解决部分设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要注重农村人才引进,为专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搭建舞台。
桃源代表团
书写幸福桃源新篇章
常德日报记者 杨力菲
连日来,桃源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报告成绩振奋人心,内容求真务实,发展目标符合常德实际,”代表们纷纷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桃源要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书写幸福桃源新篇章。
“目前,常德本土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李宏伟代表说,因招工难,桃源县工业园区两家鞋业企业扩产能项目“落户”别处。为解决招工难问题,他建议,要建立返乡就业创业信息平台,摸清相应信息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商”与“人”两头信息对接通畅;要做好返乡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解决返乡务工人员子女就医、就学等问题,通过一系列温暖举措,让在外务工人员愿意返乡就业创业;要充分发挥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媒介作用,帮助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助力常德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徐铃芳代表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副产品特色和质量,提高产品价值;要出台相关奖励措施,对积极生产销售农副产品的农户和企业给予相应奖励,鼓励更多农户参与进来,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三农”市场;要简化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农副产品的积极性。
代表们还就农业环保、农村教育、高技术人才引进等工作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
汉寿代表团
做足五篇文章 发展特色经济
常德日报记者 胡秋菊
连日来,汉寿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有底气、接地气的报告,发展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彰显了常德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围绕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打造“一个中心”、构筑“两个枢纽”、建设“三个基地”、培育“四大千亿产业”、推进“五个强市”、实施“六大专项行动”的部署,代表们结合岗位实际,积极提出建议。
车世忠代表谈到,如何在区域竞争激烈的当下,找准汉寿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他反复思索的问题。他认为,今后汉寿要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融合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其中,重点要做足五篇文章,即:依托野生动物园,做足山水旅游文章;依托现有砂石等资源,做足矿产资源文章;突出甲鱼、蔬菜等产业,做足农业产业链文章;把园区做好,做足城乡统筹文章;对接长株潭,以小做大,培育企业,做足工业配套文章。
李桂先代表分析了汉寿蔬菜、甲鱼产业的发展优势,他建议,加快推进汉寿蔬菜百亿产业建设,扩大蔬菜精深加工,发展线上线下销售,建立蔬菜现代营销新体系。汉寿甲鱼已成为县域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繁养技术日臻成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工领域逐步拓展,“十四五”时期,汉寿要发展以甲鱼为主的百亿淡水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甲鱼产业,构建政策、良种、技术、经营、品牌、营销六大体系,打造汉寿甲鱼全产业链。
来自汉寿县洲口镇同兴村的基层代表李翠兰,结合同兴村公路建设养护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建议。
石门代表团
立足当地自然禀赋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常德日报记者 谭明
“代市长周振宇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指导性强,是一个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连日来,石门代表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充分讨论。其中,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我认为,石门县的中药材产业也值得引起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周耀武代表介绍,“得益于多样的地形地貌资源和丰富的小气候环境,石门县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山银花、天麻、绞股蓝等传统中药材,葛根、金钱柳等药食同源的植物,在石门县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这些中药材,既有天然野生的,也有人工种植的,比如杜仲,我们就种植了两万亩。”
目前,石门县的中药材产业主要停留在原料种植上,年产值仅在2000万元左右,还有较大增长潜力。“我建议加大工作力度,合理布局、科学开发野生中药材资源,有序扩大人工种植面积,积极拓展中药材深加工,将石门县打造成湖南省中药材基地县,积极融入中药材产业的全省战略,向产业集群和规模生产要效益。”周耀武代表说,“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有市场价值,还有生态价值。我们曾在石门县的荒山荒坡种植了6万亩无患子,不仅让老百姓赚了钱、增了收,还让荒山变绿、大地回‘青’。”
覃小洪代表提出,要利用“常德红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自然禀赋、扎实的产业基础,科学规划、长远布局,把常德的红茶产业做得更好,品牌做得更响,产业做得更大。
刘德兵代表提出,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要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不能搞“一拥而上”,要瞄准时机,厚积薄发。
代表们还就发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打通“肠梗阻”,加快物流提质提速,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改善小区物业管理,建设和谐小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
临澧代表团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常德日报记者 曾帧
连日来,临澧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展望了未来五年的蓝图计划,谋划了2022年的目标任务,这些成绩与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陈芳代表说,县域高中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实验设备与信息化教学条件比较差,优秀老师流失严重,年轻教师留不住。针对这些问题,她建议,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费标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县域高中教师激励机制,优化职称评定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
涂曼丽代表高度关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县乡两级学校学科内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她提议,进一步扩大网络联校的范围,增加频次,把省市的优秀教师学科内课堂以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频率搬上远程教学,打破地域限制,让县乡村学校的学生与省市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另外,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也是代表们关心的重点之一。沈海兰代表建议,加大《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力度;建立政府主导,民政、教育等职能部门牵头,社会组织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教育、民政、妇联、关工委、公安、法院、检察院,以及家庭教育协会、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机构等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工作职责;加强“儿童之家”和“友好型儿童社区之家”阵地建设和运营,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亲子拓展活动;减少不良信息特别是网络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侵害。
安乡代表团
一手抓乡村振兴 一手抓园区建设
常德日报记者 何花
连日来,安乡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报告总结工作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催人奋进;安排工作具体明确、措施有力,特别是“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体现了厚重的为民情怀,使人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信心。
徐桢代表表示,新的征程,安乡将重点在乡村振兴、园区建设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目标,以“生态保供基地、产销对接基地、生态提升基地、智慧农业基地”四大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向特色集中、生态倾斜、智慧迈进,打造湖区乡村振兴样板;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扎实开展招大培强,在招引提质上求突破,在服务提质上做实功,推动产业向好的来势转变,为安乡高质量发展定势。她建议,市委、市政府要一如既往支持安乡农业产业升级。
李玉元代表认为,水产养殖产值高,经济效益可观,但安乡交通不便利,原料、产品进出困难,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现代渔业扶持力度,实现水产业转型,在全县形成特色水产养殖;加大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及全县交通建设力度,助推农产品流转,助力乡村振兴。
刘东宏代表认为,安乡县作为全省防汛重点县、洞庭湖防汛的“风向标”,防汛除险压力大,抗旱排涝负担重。他建议,将安乡增设为全市“智慧防汛”试点,缓解防汛期间的劳动力和资金压力。
澧县代表团
挖掘发展潜力 壮大地方经济
常德日报记者 胡秋菊
连日来,参加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澧县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和2021年的发展成绩实事求是,谋划未来五年和2022年发展目标清晰、振奋人心。报告既登高望远,又通俗亲民,许多新理念、新举措成为新亮点。
王兆铭代表说,市政府工作报告为澧县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到的“支持澧县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推进澧县通用机场建设”等,将进一步为澧县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带来利好。他表示,澧县要挖掘发展潜力,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他建议,市政府要支持澧县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城头山景区品牌影响力和带动能力,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王启武代表认为,要贯彻落实报告中明确的发展目标,澧县要充分发挥优势,在工业发展领先上着力、在乡村振兴示范上着力、在城镇精准提质上着力、在补齐民生短板上着力,在基础建设增效上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庞超代表针对当前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流失较严重等现象,就如何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增加人才供给,扩大人才招录力度,通过畅通基层人才队伍成长及晋升渠道、不断改善乡镇办公条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等举措,留住基层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蔡业知代表围绕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问题,他建议:延续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改建乡镇小学教学楼和运动场地,逐步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代表们还就支持城头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等工作提出了建议。
津市代表团
大跨步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
常德日报记者 姚懿容
“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研判形势精准到位,谋划发展系统科学,是一个有力度、有精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报告。”连日来,津市代表团全体代表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并重点就园区发展、交通建设等热点话题踊跃发言,提出要大跨步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
罗斌、张林中、谭文斌等代表建议,大力支持津市港建设疏港铁路专用线,打造澧水流域中心港区。其中,疏港铁路项目途经临澧、澧县、津市3个县(市),建设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希望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政府牵头成立专班,力争2022年启动建设。同时,在项目实施中,给予资金支持,并建立多方联合协作机制,定期通报进度,主动解决问题,加速项目推进。
彭发利、胡永乐、毛娟等代表建议,大力支持津市高新区建设精细化工专业园区,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做大做强绿色精细化工产业,促进津市化工园区提质提效。
李卫红、田海林、熊玉芳等代表认为,法治是最大的营商环境,常德要用好地方立法手段,算好经济账、政策账,让招商引资等工作有章可循;要从细节入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减免租金、减税降费等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企业助力;要盘活土地,推动企业良性循环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