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市财政局2022年工作情况回顾

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2-12-29 07:5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雷志祥 夏智 陈成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支持“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和“六大专项行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07.6亿元,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聚焦财源建设 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财源建设作为财政增收的重中之重,集中有限财力,统筹各方资源,采取有效举措,为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积极推动国家减税降费及留抵退税政策落地生效,全市累计为2322户市场主体办理留抵退税52.17亿元,新增减税降费8.94亿元,缓缴税费7.68亿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市共争取国省补助资金304亿元,如成功申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和中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项目,累计可获得国省投资11.5亿元。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22.0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7.07亿元、专项债券104.98亿元,有力支持了常益长高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18亿元,支持34个“保交楼”项目。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培育,围绕四大千亿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将财政资金集中用于关乎常德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和重点领域,市本级预算安排产业立市专项7.68亿元,其中产业发展扶持专项1.6亿元、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奖补1亿元、智慧常德专项1亿元、科技专项0.48亿元、开放型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专项0.4亿元等。尤其是大力支持“五好”园区建设,完善亩均效益评价体系,支持园区差异化发展,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0.4%,亩均税收达18万元。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缓解融资难题,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作用,对酒店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实行融资担保费阶段性减免,对进入常德“金融超市”的融资担保业务执行0.6%的优惠担保费率,截至目前,常德“金融超市”已入驻金融机构38家,累计为企业放款374亿元;筹集资金1亿元建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先后开发“信补贷”“潇湘财银贷”等免抵押、低利率的政策性纯信用信贷产品,累计为全市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00余笔,贷款额度达4.94亿元;支持湖南农担常德分公司累计为全市3131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担贷款30.59亿元。突出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推动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巩固“不见面”网上投标、“不见面”电子开标等改革成效,95%以上项目实现电子评标,有效提高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便利度;将预留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份额由30%提高至40%以上,今年全市政府采购项目中小微企业中标(成交)额占到80%以上;探索实行采购预付款制度,采购人可在合同中约定不低于合同金额30%的预付款,中小微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可提高到50%以上。

坚守为民初心 全力保障民生支出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守牢“三保”支出底线,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29.8亿元,增长5.48%,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7项公共服务支出和农林水支出占72%以上。

积极支持稳就业保就业。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餐饮、零售等受疫情冲击重的行业保险费延缓缴纳,全市全年降率缓费4.15亿元。积极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市本级落实就业资金5340万元,加大对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的支持力度;拨付稳岗返还资金3352万元,受益企业1808家。市本级新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3亿元,补助贴息资金670万元。

切实保障各项社保待遇。及时拨付机关事业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各项社保待遇资金,企业基本养老金实现“18连增”。足额安排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扶助、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大病救助、优抚专项等资金,支持做好相关群体的待遇保障,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411元、258元,城乡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9525元/年、7628元/年。

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为支持卫健事业发展,市本级安排1.47亿元,用于市一医院、一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康复医院等公立医院补助,市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套补助,金沙博彩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为应对10月份以来的输入性疫情,市本级及时调拨专项资金5300万元。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市本级安排0.97亿元用于消除大班额、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建设项目配套资金清算;安排0.4亿元支持民办学校按政策转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占比达95.4%以上;安排3.9亿元重点支持常德学院建设以及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常德高职院提质改造等项目资金结算等。为支持文体事业发展,市本级预算安排文化、旅游发展专项4800万元,重点支持诗墙“四阁”、图书馆提质改造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百团大赛、省十四届运动会等大型文体赛事活动,以及全域旅游宣传推广等,促进文旅事业、文旅产业发展。

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市级安排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创建资金2430万元,大力支持油茶、茶叶、蔬菜、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开展“常德品质、中国品牌”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安排3400多万元,支持全域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办点示范等,促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安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3200多万元,保持重点帮扶村投入力度,支持做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安排水利建设资金1亿元,支持大堤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沅江应急取水项目等,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防洪除涝及抗旱减灾能力。

坚持过紧日子 着力强化财政管理

坚持以政府过紧日子为主线,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战略决策,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以预算管理为龙头,严控一般支出。在预算编制上,2022年对全额保障的市直金沙博彩事业单位基本运转保障支出和事业运行类项目经费按上年预算的10%压减,2023年市本级事业运行类项目支出再压减20%以上。在预算执行上,提高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人大预算联网监督、预算绩效管理财审联动、财政监督检查的协同性,加强对预算单位一般性支出的管控。在预决算公开上,督促市直预算单位及时按要求公开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部门预决算透明度。

以绩效管理为抓手,提升资金效益。着力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对今年拟新增预算规模、到期延续执行的专项资金和部分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评估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有效性及筹资合规性;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预算单位申报的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进行集中评审,促进提高绩效目标质量,确保事前“无盲区”。对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整体支出和“四本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对31个重大政策和项目(单位)开展财政评价,评价资金24.81亿元,确保事中“无死角”。全面加强结果运用,对财政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充分运用到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中,共调减预算资金1.91亿元。

以依法理财为重点,强化支出监管。修订完善《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运用,预算单位全面应用会计核算云,提升会计核算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平。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今年来全市分配上级直达资金123.77亿元,支出进度达96%,充分发挥了直达资金惠民利民效益。大力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全面摸清闲置资产底数,分类制定处置措施,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有效途径,实现处置收益近12亿元。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深入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等,配合推进“互联网+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促进依法理财、阳光理财。

终审:宋 雪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